在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,视力问题正成为困扰现代职场人的“隐形枷锁”。长时间面对电脑、频繁使用电子设备、熬夜加班……这些场景让职场人近视加深风险陡增。框架眼镜的束缚、隐形眼镜的干涩不适,甚至因视力问题错失职业机遇,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场人将目光投向近视手术。
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周继红主任介绍,近视手术虽不算刚需,但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,患者更自信、人生的选择更广泛,生活质量也会明显提升,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青睐并选择。那么,在选择近视手术时,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提前了解?
术前20余项检查无论近视患者选择何种术式的近视手术,术前检查都非常必要,它的每一个数据结果,都是为了给手术方案提供支撑,只有通过这些数据,眼科医生才能针对每个患者的眼部条件定制合适的手术方案。
1.验光师会对我们的屈光度进行检查,如散瞳验光等,可以检测出适合我们的清晰、舒适的屈光度,这样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拟矫手术度数。
2.会重点关注眼压,排除眼压过高的情况,同时排除青光眼等禁忌证。
3.还会进行能反映角膜特征的检查,如角膜地形图,角膜曲率,角膜厚度等。这些对于术前评估和术式方案选择有着重大意义,同时也能发现一些不适宜手术的角膜异常情况,如圆锥角膜等。此外,还要检测玻璃体、视网膜、黄斑区等是否正常,排除可能的眼底病变。
近视手术耗时长则十几分钟,短则几分钟,虽然手术很快结束,但手术的设计、准备工作是大量的。周继红主任介绍:“术前要看患者的检查数据是否吻合、验证这些数据是否可靠,如果数据的重复性不好,就需要反复核查。事实上,屈光矫正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,不论是准分子还是飞秒激光都是按微米计算(1毫米=1000微米)”。
量“眼”制定手术计划
目前主流的近视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两种:激光类近视手术和ICL晶体植入术。
激光类近视手术,利用激光切削角膜,从而矫正视力。包括全飞秒手术、飞秒LASIK手术、表层手术等。全飞秒一般适合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内、散光500度以内,且角膜厚度足够、角膜形态正常的患者;飞秒LASIK手术适用范围为近视度数1200度、散光600度以内,对于角膜不规则或散光度数较高的患者,能提供更个性化的矫正方案;表层手术则更适合角膜较薄、度数较低的患者。
ICL晶体植入术就像是给眼睛植入一枚量身定制的“超薄隐形眼镜”,无需切削角膜,却能改变眼内屈光状态。手术时,医生会在角膜边缘制作一个约3mm的微小切口,将折叠好的ICL晶体轻柔地植入眼内,然后调整晶体位置,使其处在睫状沟内(虹膜之后、自然晶体之前)。ICL可矫正≥50度、≤1800度的近视和≤600度的散光。
ICL晶体的特殊Collamer材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,难以被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,很少被认为是异物而产生排斥反应。除此之外还具有过滤紫外线的功能,为眼睛提供更多保护。
周继红主任介绍,对于患者是否可行手术以及该如何选择手术方式,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需求,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,结合患者用眼需求和眼部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,无论哪种近视手术术式,没有高低之分,只有适合患者的才是最好的。
术后按时复查很重要
对于职场人来说,一般近视手术当天就能回家,不用住院,术后1—2天基本可以正常生活、工作。也就是说,周五做完手术,周末休息两天,下周一就能正常上班。
近视手术后视力恢复很快,但术后复查是非常重要的。术后一年之内需要遵医嘱进行6次复查,术后第1天、1周、1个月、3个月、半年、1年,之后也需要定期复查。周继红主任提醒广大患者朋友,近视手术术后要注意科学用眼,应避免让眼睛陷入疲劳状态。
0 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