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投资者网》韩宜珈
2024年,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高质量发展的转型,数字化转型与改革深化不断地磨炼着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韧性。在大环境的考验下,上海农商银行在稳健经营下释放价值增长,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。
4月25日,上海农商银行(沪农商行:601825.SH)举办了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。对于2024年的经营表现,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用“六个稳”来概括:业绩稳中增效,规模实力稳步扩大,品牌形象稳步提升,资产质量稳中提质,股东回报稳中有增,战略策略稳扎稳打。未来上海农商银行将持续着力增强抵御经济波动、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,提升经营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。
上海农商银行以稳健经营为基石,以差异化服务为引擎,持续巩固本土优势、培育新质生产力,致力于为股东、客户与社会创造长期价值。
稳健经营回馈股东价值
2024年,上海农商银行全年营业收入266.41亿元,归母净利润122.88亿元,均实现正增长;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.58%。在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双增的情况下,市值持续提升,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涨幅高达63%,在A股银行板块中位居第二位。
稳健的经营韧性是上海农商银行高分红率的“底气”。2024年度上海农商银行现金分红比例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3.91%,较2023年度分红率提升3.81个百分点,股息率超5%,维持了优异的水准。
数据显示,自2021年上市以来,上海农商银行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0%以上,累计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165.20亿元(含2024年度分红),为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.92倍。
对上海农商银行来说,始终维持较高的分红水平不仅是高质量经营的体现,更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的必然显化。截至2024年末,上海农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.73%,较2023年度大幅提升141bp。
在最新公告的《估值提升计划》中,沪农商行明确提出“公司将明确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,以此作为分红政策制定的风向标,并将分红比例的稳中有升作为分红规划的重要目标”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也表示,“上海农商银行有意愿、有能力、更有底气来维持一个较高的分红水平。”
过去一年,上海农商银行的资产质量与业务结构持续优化。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,不良率连续保持1%以内(0.97%),拨备覆盖率352.35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;存款付息率控制良好,负债成本管控成效显著,存款付息率为1.78%,近三年累计下降28bps,释放更多资产配置空间。
优异的经营底色,也让上海农商银行在股东回报方面遥遥领先。上海农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兼首席财务官姚晓岗表示,今年,上海农商银行也会尝试通过更量化指标,构建更合理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,补充成为今后分红策略制定的第四个决策基本点,给予投资人更多的可量化的预期性。
特色经营打造“新质增长极”
以“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”为使命的上海农商银行,大力推进“客户中心、普惠金融、数字转型”三大核心战略,坚持“实体优先、科创优先、民营优先、民生优先和收益优先”,着重打造“五大金融服务体系”,高度契合“五篇大文章”,通过深化特色经营,实现了从产品销售向专业综合服务进阶升级。
上海农商银行持续发展零售业务,将零售金融列为战略“主战场”之一。截至2024年末,全行零售金融资产(AUM)达7953.18亿元,增幅6.63%,在全国农村金融机构中位于前列。与此同时,作为深耕上海的金融机构,报告期末,服务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客户超400万人,覆盖上海七成常住老年人,全行银发资产管理规模超4700亿元,建设千家“心家园”公益服务站。
特色经营推动高质量增长,上海农商银行实现了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进阶。新的一年,上海农商银行将不断推进零售数智化体系建设,聚焦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;探索构建“线上直营+线下专营”服务体系,扩大银发客群服务覆盖。
科技金融方面,报告期末,实现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,149.84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224.69亿元,增幅24.29%;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4,278户,较上年末增加1,003户,增幅30.63%。覆盖近半数上海“专精特新小巨人”企业。
未来,上海农商银行将深化“鑫动能”客户培育计划,完善“1+1+12+N”专营体系,强化对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,构建全链条、全方位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体系,为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绿色金融方面,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实现绿色信贷余额 843.35 亿元,同比增长37.28%,落地全国首笔化工转型金融贷款、航空业转型金融贷款。上线绿金系统二期,大幅提升绿金业务效率。下一步,上海农商银行制定了三年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,探索碳普惠服务,致力于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银行。
数智化领先锚定发展
在“十四五”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轮驱动下,中国银行业正经历着发展范式的深刻变革。作为长三角地区商业银行的先导力量,上海农商银行2024年度实现了科技投入13.35亿元、同比增幅17.64%的亮眼数据,这一数据,不仅折射出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决心,更揭示了新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价值重塑的行业逻辑。
从政策导向维度来看,上海农商银行在科技布局上深度契合监管导向。据最新披露数据,截至2024年末,该行科技交付效率提升19%,金融科技水平持续提升,获央行“金发奖”、DCMM4认证(全国农商行首家),彰显了其响应政策的主动探索。
相较于国有大行平均5%-7%的科技人员占比,上海农商银行拥有近10%的专职科技团队配置,在区域性银行中展现出了超常规的投入力度。
从行业角度来看,上海农商银行的科技进化路径以敢于创新的姿态迎立潮头。“智能化纵深”与“本地化深耕”双轨并行。上海农商银行绿色金融系统三期工程与智能化风控体系的耦合发展,既避免了同质化,又精准对接了上海建设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需求。
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战略重构。上海农商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,内部提升风控、客户体验,外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特别是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,充分体现了上海农商银行的社会责任。
展望未来,上海农商银行不断尝试新办法、新模式,制定新目标,接受新挑战,敢于自我突破,力求实现经营的新一轮增长。(思维财经出品)■
0 条